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养老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 “第三支柱” 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现,为民众的养老规划提供了新的选择,正逐渐成为人们保障晚年生活的得力助手。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与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第二支柱)共同构建起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 “三大支柱”。与其他支柱相比,个人养老金具有独特的优势。从税收优惠角度来看,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 12000 元 / 年的限额标准,可通过当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预扣预缴或次年汇算清缴办理,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单独按照 3% 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与者的税务负担。同时,在投资灵活性上,参与者可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能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资产配置。


自 2022 年 11 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 36 个城市(地区)先行实施,2024 年 12 月 15 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开。人社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突破 7000 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个人养老金的缴存与投资情况并不理想,存在部分用户开户后观望的现象。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的投资收益距离预期尚有差距,资产配置能力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为了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更好地发展,政府、金融机构等各方面都在积极努力。政府持续优化政策,如将指数基金等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丰富了产品货架,满足了投资者多元化的配置需求。金融机构则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例如京东金融构建了 “京东财富养老下滑曲线配置模型(JD – RGP)”,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养老方案。未来,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望在税收优惠模式、产品供给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如制定更多向中低人群倾斜的税收优惠模式,探索养老第二、第三支柱的互通机制等。
个人养老金制度为我们的养老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补充保障。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应重视自身的养老规划,积极了解并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安心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