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汽车行业 “反内卷” 成为热词,从年初综合整治 “内卷式” 竞争写入《202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到年中面对无序 “价格战”,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迅速行动,足见国家对汽车行业 “反内卷” 的重视程度之高。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国家如此重视汽车反内卷,有着多方面深层次原因。
行业利润下滑,危及产业根基
近年来,汽车行业 “内卷式” 竞争尤其是无序 “价格战”,对行业利润造成了严重侵蚀。2024 年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仅 4.3%,同比下滑 8%,低于整体工业企业 5.4% 的利润率,而 2025 年一季度,这一数字更是降至 3.9%。长此以往,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将无力投入研发创新,影响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阻碍行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型的步伐,危及我国汽车产业的根基与长远竞争力。

市场增速放缓,存量竞争激烈
我国汽车市场已逐步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2024 年,汽车销量虽有增长,但增速仅 4.5%,低于过去十年平均 6% 的增速,国内销量同比增长仅 1.6%。在市场蛋糕难以快速做大的情况下,车企为争夺有限份额,陷入低价竞争泥沼。这种内耗式竞争不仅无法有效拓展市场,还破坏了市场秩序,急需国家出手规范,引导企业从单纯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服务、品牌等多元价值竞争,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
产业转型关键期,需聚焦创新
当下,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关键转型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先进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车联网平台等核心领域。然而,“内卷式” 竞争使得企业过度关注短期价格博弈,创新投入意愿和能力下降。弱势企业因缺乏资金难以开展研发,头部企业也因利润受损而削减研发预算。国家重视反内卷,旨在让企业摆脱低价竞争束缚,将资源集中于创新,推动产业顺利转型,在全球新一轮汽车产业竞争中占据高地。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汽车产业供应链长、环节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序 “价格战” 传导至上下游,主机厂为降低成本,不断压缩零部件采购价格,导致零部件供应商经营困难,甚至出现部分供应商因利润微薄而降低产品质量标准,影响整车质量与安全。同时,经销商也因销售利润下滑,售后服务质量下降,损害消费者权益。国家整治汽车反内卷,是为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各环节企业合理利润,促进产业协同健康发展。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部分车企通过不正当低价倾销、虚假宣传等 “内卷式” 竞争手段扰乱市场,挤压其他企业生存空间,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于 2025 年 10 月 15 日起施行,明确了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低价销售商品等规定,从法律层面为规范汽车市场竞争秩序提供有力支撑,国家通过强化监管,引导行业回归良性竞争轨道。
国家在当前时间点大力推动汽车反内卷,是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综合考量,关乎行业健康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市场稳定繁荣,对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