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数月的研讨与筹备后,备受瞩目的育儿补贴政策终于迈出实质性步伐,正式落地实施。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众多育儿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 3 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直至其年满 3 周岁 。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 3600 元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 2025 年 1 月 1 日之前出生、不满 3 周岁的婴幼儿,也可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同时,按照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且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该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决策部署,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育儿成本高一直是抑制家庭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从孩子出生后的奶粉、纸尿裤等日常开销,到后续的教育投入,都让许多家庭倍感压力 。育儿补贴的发放,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物质保障 。
以一个普通三口之家为例,若孩子出生于 2025 年 1 月 1 日之后,按照政策,每年可获得 3600 元的育儿补贴,三年下来,总计能领取 10800 元 。这一笔补贴可以用来购买孩子的奶粉、玩具,或者支付部分早教课程费用等,切实减轻了家庭的育儿压力 。

在申领程序方面,育儿补贴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 。申领人可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线上申请,也能选择线下申请 。具体流程为,先由申领人填写相关信息,提供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材料,并作出真实性承诺 。随后,婴幼儿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初审,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审核确认,市级卫生健康部门按比例抽查,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根据需要开展抽查,以实行动态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
资金来源上,中央财政自 2025 年起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 “育儿补贴补助资金”,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所需资金予以补助,地方提标部分所需资金则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 。各省份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鼓励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 或婴幼儿的社会保障卡等渠道,将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

育儿补贴政策的落地,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反响。许多年轻父母表示,这一政策让他们感受到了国家对育儿家庭的重视和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生育和养育孩子的信心 。相关专家也指出,育儿补贴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家庭育儿压力,还对稳定生育预期、改善人口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不过,要从根本上提升生育意愿,还需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住房条件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营造更加友好的生育环境 。
如今,育儿补贴政策已正式落地,接下来,各地各部门将如何细化落实方案、高效推进补贴发放工作,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值得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