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一月爆丑闻,校园群演遭遇多重苛待
由周也、王子奇主演的《红舞鞋》开机未满一月,便在云南某高校拍摄地曝出群演压榨丑闻。多位大学生群演爆料,剧组招聘时承诺的五六个小时工时与食宿保障全成空谈 —— 实际需从清晨 8 点坚守至深夜,最长工作达 11 小时,日薪却仅 70 元,时薪不足 7 元,远低于昆明 22 元的最低时薪标准。


拍摄条件的恶劣更令人咋舌:剧组不提供早餐与饮用水,群演需徒步一公里用一次性纸杯接水;女生换装无遮挡物,只能在大巴车缝或角落仓促解决;午餐仅有 20 分钟时间,且被限定在垃圾房旁就餐。37℃高温下,群演常被弃于太阳下暴晒数小时,配合主演反复排练,有女生中暑晕倒后想离职,竟遭导演言语嘲讽 “是不是急着找男朋友”,甚至被追问姓名专业变相威胁。更有学生被强行剃短发扮男装,还遭工作人员怼脸拍摄嘲讽。
威胁爆料者引众怒,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
丑闻曝光后,剧组的应对堪称火上浇油。面对群演在社交平台的吐槽,工作人员非但未反思,反而通过微信群和私信威胁爆料学生,以 “起诉惹官司” 施压,迫使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删帖道歉,而道歉内容字里行间满是隐忍的控诉。这种 “倒打一耙” 的态度,让原本聚焦待遇问题的争议升级为对行业霸权的声讨。


网友深挖发现,剧组的苛待并非个例:横店群演日均薪酬已达 180-200 元,而《红舞鞋》剧组正是吃准大学生 “想体验影视行业” 的心理,将其当作廉价劳动力。更令人不适的是,剧组进校拍摄期间还驱赶流浪猫,引发学生额外不满。有业内人士透露,多数小剧组依赖 “口头协议” 规避责任,不签劳动合同、不缴保险已成潜规则,群演维权常因证据不足陷入困境。
多方介入破僵局,改变仍待行业觉醒
随着舆论发酵,劳动监察部门进驻调查,核实剧组存在薪酬不足、超时用工等问题,校方紧急叫停所有剧组进校拍摄,要求今后接戏必须明确合同、工时等 “五件套” 保障。法学院学生自发设立维权咨询点,协助 17 名群演提交仲裁申请,追讨被克扣的薪酬差额。


剧组迫于压力将日薪涨至 200 元并改善餐食,但对言语骚扰、威胁爆料等核心问题仍避而不谈。主演周也回应 “不了解,但都应被尊重”,却被质疑 “割席甩锅”,粉丝与路人为此争论不休,而真正手握决策权的制片方与副导演始终隐身。
这场风波如同一把手术刀,剖开了影视行业光鲜背后的病灶:当投资 2.8 亿的剧集,容不下给群演的一瓶水、一份体面薪酬;当 “红舞鞋” 的优雅舞步,需踩在底层劳动者的尊严上,所谓的艺术便失了底色。如今仲裁结果尚未出炉,但 17 名学生拒绝沉默的选择,已为行业敲响警钟 —— 若不打破 “廉价劳动力” 的潜规则,再华美的舞剧,终会踏碎在人心的裂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