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当人类文明尚处于萌芽之际,日月经天、斗转星移就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朴素工具,由此去思考 “昼夜更替”“寒来暑往”。这种自发的探索宇宙活动,始于人类对神秘星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索宇宙,源自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自然科学之一。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学说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了天文观测和研究。1610 年,伽利略将望远镜运用于天文观测并取得突破,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深刻地启发并改变了整个人类的世界观,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此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此后的 400 多年里,望远镜口径由小变大、从可见光到覆盖全电磁波段、从地面到空间,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天文学的重大发现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飞跃。


宇宙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更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探索宇宙让我们认识到,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而我们对宇宙的系统科学认识也不过百年时光。探索宇宙不仅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了解的需要,也源自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更是为了寻找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天文学的突破性成果,提供了理解宇宙的新视角
天文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催生高新技术革命、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前沿基础科学之一。


本世纪以来,天文学产生了一批思想深远、影响巨大的革命性成果。当代天文学正处于高速发展和不断产生重大突破的黄金时代。天文学研究不断取得重大发现、开辟崭新方向,使人类对多尺度天体形成与演化以及宇宙时空有了前所未有的新认识,加深了对宇宙自然法则之美的感知。
当代天文学以恒星、黑洞、星系和星系团、宇宙大尺度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索天体间的相互作用与循环过程,发现宇宙中物质、能量、运动与时空规律,这些基础研究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令人困惑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等已超越现有粒子物理和引力理论体系,宇宙时空新理论呼之欲出。本世纪以来,国际上耗巨资建造了地面与空间各波段的大型天文设备,人类已初步勾勒出一幅从行星、恒星、黑洞、星系到宇宙的多尺度天体形成和共同演化的图景,但大量关键物理过程亟待探索。


我国在宇宙学、星系、黑洞和恒星等诸多领域作出了引领性贡献,特别是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宇宙大尺度结构研究、恒星与银河系研究和月球探测等领域。这些突破性成果不仅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宇宙的新视角。
天文研究在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月球与深空探测、卫星精密定轨、空间碎片监测预警、近地天体防御、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导航定位等,支撑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高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