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8 日,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多元文化碰撞的热闹景象 ——2025 俄罗斯电影节(兰州站)正火热进行中,与此同时,中国首部 8K 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上映后引发台湾同胞广泛热议,展现了电影艺术跨越国界与地域的传播力量。
作为 2024-2025 “中俄文化年” 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俄罗斯电影节于 9 月 5 日在兰州正式开幕,活动将持续 8 天,集中展映《卡鲁扎》《不莱梅的音乐家》《未列入名册》等 8 部俄罗斯优秀影片,涵盖战争、家庭、科幻等多种题材。开幕当晚,敦煌古乐与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交替奏响,中俄文化界、电影界代表及影迷共同见证 “冰屏” 启动仪式,氛围热烈而温馨。开幕影片《卡鲁扎》以孩子与动物为主角,用诗意的镜头语言讲述战争背景下跨越国别的守望相助,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史学研究部主任李镇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 130 周年、中国电影诞生 120 周年,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电影节的举办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电影是跨越国界的‘世界语言’,此次展映不仅是对电影艺术的礼赞,更是中俄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的体现。” 俄方制片人谢尔盖・巴吉罗夫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影片让中国观众感受俄罗斯电影的多样性,同时也渴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与发展成就。


值得关注的是,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成为此次电影节的重要举办地。当地影迷王先生在观影后表示:“《未列入名册》中战士坚守要塞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这种对和平的珍视是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电影节期间,还将举办中俄电影学术研讨会、导演大师班等活动,为两国电影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另一边,中国首部 8K 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自上映以来,在台湾地区引发观影热潮。影片采用国产 8K 超高清技术,记录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与生活场景,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台青林先生在社交媒体分享观影感受:“看到航天员在空间站操作国产设备,内心充满自豪感,这部电影让我真切感受到祖国科技实力的飞跃。” 许多台湾观众表示,影片不仅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更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成为连接两岸情感的文化纽带。


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是俄罗斯电影节的举办,还是《窗外是蓝星》的跨地域传播,都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日益开放包容的态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深化,电影作为文化载体,正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