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2 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 2025 年半年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业绩虽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已显著放缓,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茅台自身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折射出白酒行业在宏观经济与产业调整双重压力下的新挑战。
报告期内,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 910.94 亿元,同比增长 9.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54.03 亿元,同比增长 8.89%。看似亮眼的成绩背后,是近 10 年来上半年营收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净利润增速也创下 2015 年以来新低。若将时间线拉长,对比 2024 年全年 15.66% 的营业总收入增速与 15.38% 的净利润增速,下滑趋势一目了然。
从产品结构分析,作为核心产品的茅台酒依旧是营收主力,上半年实现营收 755.89 亿元,同比增长 10.24%,在高基数上维持稳健增长。但系列酒表现则不尽人意,仅录得 137.63 亿元营收,同比增幅 4.69%,较以往明显放缓。曾寄予厚望的茅台 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等 “一体两翼” 产品,虽持续拓展销售网络、布局即时零售、升级酒体,但市场反馈未达预期,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系列酒品牌忠诚度与价格敏感度的复杂博弈。
渠道方面,直销模式增长强劲,实现营收 400.09 亿元,同比大增 18.62%,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彰显 “i 茅台” 数字营销平台等创新渠道成效。批发代理渠道虽营收规模达 493.43 亿元,却仅增长 2.82%,凸显传统经销商体系在市场波动下的承压状态。这一消一长,暗示茅台渠道转型进入关键期,如何平衡新旧渠道利益、提升整体销售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市场区域上,国内市场贡献 864.59 亿元营收,增长 8.74%,显示本土消费韧性犹存,但增长动能减弱。海外市场表现突出,实现 28.93 亿元营收,同比增长 31.29%,得益于 “走进系列” 新品发布、与国际 IP 合作等举措,不过海外营收占比仍较低,拓展空间与挑战并存。
茅台业绩增速下滑并非孤立现象,而是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调整周期的叠加阶段,消费需求回归理性,高端白酒(800 元及以上)动销困难,今年 5 月 “禁酒令” 出台,更是冲击了商务宴请等核心消费场景。加之市场库存压力、价格倒挂隐忧,茅台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发复杂。
为应对挑战,茅台积极调整策略,管理层加大市场调研频次,优化运营体系、拓展销售渠道。但从财报细节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64.18%,合同负债环比下降 39%,显示出经销商打款积极性降低、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修复。
展望下半年,茅台需在稳定核心产品价格体系、提升系列酒竞争力、深化渠道变革、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尤其在 “禁酒令” 影响持续发酵、经济复苏节奏缓慢的背景下,如何精准把握消费趋势、挖掘新增长点,将考验茅台的战略智慧与应变能力。对投资者与行业而言,茅台此次业绩增速放缓,无疑是一个信号,预示着白酒行业的黄金时代正渐行渐远,精细化运营、差异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