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风尚w

个人消费贷 “国补” 的实施细则靴子落地

2025-08-13
8 月 12 日,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25 年 9 月 1 日至 2026 年 8 月 31 日期间,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今年 3 月,财政部曾透露,将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力度,新增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其中一项就是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而今靴子落地,无论是贴息范围划定,还是贴息规则设计,都颇具针对性。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了 “冰火两重天” 局面:一边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消费火爆,一边是传统大宗商品消费乏力;一面是消费供给愈发多元,一面是预防性储蓄居高不下。要激发消费潜力,就要找到结构性矛盾并靶向发力。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就打出了 “广泛辐射 + 重点涵盖” 的组合拳:全面覆盖单笔 5 万元以下消费,也重点覆盖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单笔 5 万元及以上消费。此举无疑是将促消费与补短板、惠民生相结合。贴息政策出台,有助于降低民众贷款负担,让他们以更低的门槛享受到更优质的养老、生育、教育、医疗、装修服务等。这显然契合提振消费的价值落点 —— 促消费的目的不在于促消费本身,而在于让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据多家银行反映,当前消费贷产品利率最低可到 3%,不难想见,有了贴息后,个人消费贷款对应的利息会更低,民众运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此前四川、重庆等地的试点经验显示,对装修、家电、汽车等消费领域贴息后,产生了 “四两拨千斤” 的促消费效果。如今国家层面的贴息政策也覆盖了那些重点领域,也有望撬动倍数效应。
需看到的是,不论是家用汽车、家居家装还是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都具有长产业链条的特点。发挥贴息的杠杆效应促进这些领域的消费过后,可以带动产业上下游都跟着受益:贷款利息降低后,民众可能更愿意在家居家装上消费,继而带动家具等产业的发展;更愿意出行旅游,进而给酒店、餐饮等行业增收……
提振消费,不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而是长期性的战略部署;不能止于单线条作业,而应变成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政策设计具有可持续性。
本质上,贴息政策的深层价值,已远超单纯的消费刺激工具:在微观层面,着力构建的是 “家庭资产负债表修复 – 消费能力提升 – 企业经营改善” 的良性循环链;中观层面,七大重点领域的定向支持,有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宏观层面,消费信贷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为中国经济的动能切换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希望银行等多方在政策落地时,通过建立健全贴息资金流向监控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等办法,确保贴息政策的利好落到实处,为消费引擎加注高标号燃油,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最新文章

应对 AI 人脸识别威胁,筑牢银行账户安全防线

科技

 

阅读16665

绕过人脸识别的 AI,当心你的账户被盯上

科技

 

阅读17616

电影《戏台》带给我们的思考

电影

 

阅读16066

付辛博认证颖儿是工作狂

明星

 

阅读18112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为家庭减负,促生育发展

新闻

 

阅读17491

2022 twobaby.net 冀ICP备20013543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