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互联网江湖风云变幻,一场关乎未来格局的 “超级 APP 战争” 正式打响。京东、阿里、美团等一众巨头纷纷入局,一时间硝烟弥漫,各方势力剑拔弩张。
年初,京东率先发难,大张旗鼓地杀入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挂帅,投入重金,不仅为骑手缴纳社保,还为商家减免佣金,尽显财大气粗。令人意外的是,京东并未单独开发外卖 APP,而是将其嵌入京东 APP 的二级入口。这一举措在当时令人费解,如今看来,却是京东布局超级 APP 的关键一步。
京东的入局,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阿里迅速做出反应,4 月的最后一天,淘宝主站上线闪购业务。这一业务整合了饿了么的外卖商家和淘宝的电商品牌,在外卖和即时零售两个战场同时发力,补贴力度更是远超京东。短短两个月,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便飙升至 6000 万,直逼行业老大美团。
美团自然不甘示弱,凭借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多年深耕积累的优势,积极反击。一方面,美团收缩此前亏损的优选业务,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即时零售业务,旗下小象超市计划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另一方面,推出 “浣熊食堂”,发力品质外卖赛道,试图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随着战事升级,7 月 5 日、6 日和 12 日、13 日的两个周末,淘宝和美团展开了激烈肉搏。双方疯狂给用户发放大额优惠券,同时为骑手提供高额奖励,每单奖励超过 10 元。线下商家的打单机不堪重负,一度崩溃。这场极限对决中,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 8000 万,美团更是创下 1.5 亿的日订单历史记录。
据了解,这场由京东发起、淘宝扩大战局、美团顽强抵抗的混战,已让各方投入巨额资金。京东烧钱超 100 亿,阿里和美团预计各投入 200 亿,而淘宝更是宣布了一年补贴 500 亿的计划。

互联网烧钱大战往往是市场的催熟剂,此次也不例外。大量补贴推动即时零售和外卖渗透率大幅提升,市场订单量从年初日均 1 亿单,猛增至如今的 2.5 亿单,且增长势头仍在延续。
巨头们此番全力角逐超级 APP,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当下,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遭遇瓶颈,我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数量已基本接近自然人口天花板。据 Questmobile《2024 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2024 年 12 月活跃用户达 12.57 亿。虽然用户月均使用时长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有限,且流量分布严重不均。短视频、即时通讯、综合资讯等几类应用占据了用户大部分使用时长,电商零售等平台的流量空间被严重挤压。Sensor Tower《2025 年移动市场报告》也显示,去年新应用下载量出现下滑,零售电商在中国大陆更是连续三年新增下载量和使用时长双下滑。

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超级 APP 成为巨头们破局的关键。所谓超级 APP,即功能全面、供给丰富、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综合性应用。微信凭借社交功能构建起庞大生态,成为超级 APP 的典范;抖音则依靠强大的内容供给,不断拓展电商等业务边界。如今,京东、阿里、美团试图走出第三条路 —— 以高频刚需的本地生活服务为核心,构建超级 APP。
外卖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高频业务,成为争夺超级 APP 入口的关键战场。京东通过外卖业务,吸引新用户打开京东 APP,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并带动电商等其他业务增长。刘强东透露,使用京东外卖的消费者中,40% 会交叉购买京东的 3C 数码产品。淘宝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借助外卖和酒旅等业务,提升淘宝 APP 的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实现远场电商和近场零售的全场景覆盖。美团则继续巩固自身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优势,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向电商等领域渗透。

除了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巨头,拼多多和抖音也在一旁摩拳擦掌,伺机而动。拼多多一直以来凭借低价策略在电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若其入局超级 APP 竞争,势必会凭借独特优势掀起新的波澜。抖音作为短视频领域的霸主,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流量分发能力,其在电商业务上已取得显著成绩,未来在超级 APP 布局上的动作同样值得期待。
这场超级 APP 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各方势力都在积极布局、全力出击。未来,随着战火蔓延至酒旅出行等更多领域,竞争将愈发激烈。谁能在这场战争中笑到最后,成功打造出超级 APP,构建起涵盖吃穿住用行全场景的庞大生态,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主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