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风尚w

AI掀起的浪潮愈发汹涌,对于人才争夺的中场也未停歇

2025-07-22

站在聚光灯下的AI(人工智能)行业正在面临激烈洗牌。

“目前AI核心技术岗位,大厂招聘实习薪资就达到5000元/天,以一个月计算收入超过10万元。”某行业猎头向记者透露。

伴随AI掀起的浪潮愈发汹涌,对于人才争夺的中场也未停歇。“去年AI人才供需比为:一个岗位对应一个人;而在今年上半年,供需比上升为4个人抢3个岗位。”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AI领域人才投递量大幅提升30%,AI人才在全国的缺口约500万,其中技术人才尤为紧缺。

DeepSeek横空出世搅动AI行业后,曾经一度占尽风光的“AI六小龙”:智谱、MiniMax(稀宇科技)、月之暗面、阶跃星辰等正面临更严峻的竞争格局,背后的人才争夺成为关键。

如火如荼的AI人才战已经从国内蔓延到了美国硅谷,其中华人更是科技公司关注的焦点,最近刚造访中国的英伟达CEO黄仁勋更是坦言:“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你无法阻止他们推进AI发展。”

互联网大厂强势抢人

人们颇为向往的依旧是AI领域的高薪神话。

从薪资上来看,AI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技术岗位是高薪集中区。林凡向记者介绍,以校招数据来看,目前AI行业收入比重最高的依然是2万以下月薪,占比为32.45%,5万及以上月薪的岗位仅占比为18.17%,超过55%收入在3万元以下。

根据猎聘数据显示,50万以上招聘年薪在AI技术职位中超30%,而在整体职位中不足10%。

“All in AI”无疑是上半年科技公司的主旋律,和以往科技人才纷纷从大厂流向创业公司不同,今年以来,互联网大厂对AI的打法日渐强势,以字节跳动、腾讯为例,近两年持续保持AI人才净流入状态。

据脉脉披露数据显示,40%的AI“六小龙”员工正在“看机会”,明显高于互联网行业的平均水平(占比15%)。而据第三方统计,去年以来,至少22名高管从“六小龙”中离职。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2位,这些顶尖技术人才有些回流大厂,也有些选择自己创业。林凡认为,这一现象背后是基座模型竞争格局的基本确立,部分AI人才开始从基座模型公司流出。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字节跳动是国内大厂中“挖人”最强势的一家,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的人才流入流出比为1.71,保持较高的人才流入。更有传言称,字节跳动曾以八位数年薪挖角某大厂头部技术负责人。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尽管已经卸任CEO一职,但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非常关注AI业务,将其工作重心转到大模型和AI战略和研究。他经常往返北京和新加坡,多次在内部强调追求“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对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极其专注。

“大厂有稳定的资源、清晰的业务场景和成熟的商业化路径,尤其是对核心AI人才来说,大厂提供了更强的职业发展确定性。”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对于最顶尖的人才,头部大厂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大模型公司的天花板取决于技术领袖,以字节跳动为例,招聘年薪达到3000-4000万元也并不意外。

大厂可以给到的是天花板级别的薪资,而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更多是股权和分红的激励,“一些创业公司可能会给到估值1%的股权,价值或高达千万美元。”林凡表示,很多AI创业公司高管和HR在脉脉亲自下场招人,智谱、MiniMax的HR更是分钟级的活跃在脉脉。

此外,多行业正在大规模吸纳AI人才,包括新能源汽车、智驾、机器人、电商、互联网、游戏、新生活服务行业,还有新能源车企(如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智驾企业(如地平线、轻舟智航)、电商平台(如淘宝、拼多多)等,近两年AI人才持续净流入,已经找到明确的AI落地场景。

最新文章

北京与西藏林芝同步迎来历史性时刻

财经

 

阅读13629

AI掀起的浪潮愈发汹涌,对于人才争夺的中场也未停歇

科技

 

阅读18177

陈佩斯倾尽心血打造《戏台》,因排片挤压被迫延期

电影

 

阅读16331

张元英音乐节的全新造型,让韩国网友集体破防

明星

 

阅读11566

国家层面对住房租赁的专项规范,正式出台

新闻

 

阅读15143

2022 twobaby.net 冀ICP备20013543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