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风尚w

Labubu火了,这是胜利的山腰,还是狂欢的巅峰?

2025-06-19

第三,女基金经理更受瞩目。

根据第一财经的统计,在重仓泡泡玛特且该个股占股票投资市值超过10%的39只产品中,共涉及32位基金经理,其中女性基金经理多达15位,占到近一半。要知道,女性基金经理在行业整体仅占27%。

看来,当中年男人都在关注白酒的时候,一批女性基金经理正在大手笔买入泡泡玛特。

在机构的带动下,随着泡泡玛特热度的上升,可能还有一大批散户正在路上。

3

市盈率高达104倍

泡泡玛特的股价这么猛,有业绩增长的因素。

财报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6.9%。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再往前看,2020年至2023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25.13亿、44.91亿、46.17亿、63.01亿,坐火箭一样。这个业绩增速,能让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羡慕到流口水。

资本追逐性感的增长故事,这可以理解。但对泡泡玛特来说,市场的追捧走向了“过火”的趋势。

截至6月18日收盘,泡泡玛特的市盈(TTM)是104.49倍。

这啥概念呢?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在传统消费品领域,同期贵州茅台的市盈(TTM)为20.11倍,美的为13.19倍。

放到互联网行业,腾讯是21.51倍,阿里是14.98倍。

再看同行,名创优品是16.43倍,泡泡玛特对标的迪士尼是23.84倍。

很明显,泡泡玛特的市盈率是它们的5倍以上,有的甚至是8倍。

从逻辑上看,上市公司市盈率高,是因为投资者预期企业未来能保持高速增长。但泡泡玛特能否用高增长来消化高估值呢?这里需要打几个问号。

一是品控。产品卖爆的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消费者反映收到的LABUBU出现歪头、掉漆、开线、秃毛等不同的品控问题。中新网的相关报道也显示,在某社交平台上,“labubu品控差”有超1200条相关笔记。如此受年轻人追捧的潮玩产品,竟然出现这么多的品控投诉和质疑,这令人无法理解。

二是盲盒。早在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而泡泡玛特业绩爆发的最大“功臣”,当属盲盒。盲盒受追捧的底层逻辑,还是人的“赌性”。玩家在反复抽取又反复落空的过程中,不断增加重复购买的欲望,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更早些时候,央媒人民网更是锐评“盲盒营销”:

打开越来越火爆的盲盒,究竟是新鲜感的追求,还是赌徒式的冲动?

三是商业模式。卖产品还是卖概念,这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把一个塑料玩偶从30块卖到300块,这是品牌溢价;但把一个塑料玩偶从300块卖到3000块,这已经超出产品价值本身,属于概念溢价。

而概念溢价,不是做产品的逻辑,是金融玩法。这种模式,十八世纪的郁金香、八十年代的君子兰、本世纪初的藏獒、2016年左右的金钱龟、这两年的大益茶……都经历过。

品牌溢价可以持续,金融玩法不可持续。泡泡玛想做什么生意?是踏踏实实的赚300块,还是昙花一现的赚3000块?

这些,都让泡泡玛特的增长面临不确定性。

4

尾声

更重要的信号是,泡泡玛特的股价在暴涨,大股东却在减持。

资料显示,泡泡玛特大股东GWF Holding Limited于2024年10月24日以每股平均价71.98港元减持1085万股,涉资约7.81亿港元。同日,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减持1085万股,涉资同样约7.81亿港元。

公告显示,GWF Holding由瑞银信托英属维尔京群岛有限公司UBS Trustees (B.V.I.) Ltd.全资拥有,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则由王宁持股40.96%。而UBS Trustees (B.V.I.) Limited的最终受益人为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

根据最终受益人计算,通过上述两家公司,王宁完成2170万股的减持,涉及资金约15.6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32亿元)。

减持的不止王宁。资料显示,公司首席运营官司德也单独减持210万股,完成套现1.5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总裁文德一也披露减持12.5万股,完成套现899.7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825.41万元)。

算下来,去年三季报之后,泡泡玛特高管联合减持规模为2392.5万股,套现金额约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59亿元)。

最近的消息是,报道称有“大股东多次通过大宗交易出售泡泡玛特股份”总计约1191万股,占泡泡玛特公司总股本约0.9%,涉及资金约22亿港元。“泡泡玛特股份被创始股东高位清仓”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巧的是,蜂巧资本很快发文称,“由于蜂巧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到期,蜂巧资本于近一周内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集中出清了所有在上市前买入的泡泡玛特股份,至此基金将不再持有任何泡泡玛特股票。”

蜂巧资本是泡泡玛特2020年在港股上市前的投资机构之一,数据显示,蜂巧资本近期累计套现超21亿元。更早的时候,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多次减持泡泡玛特。

潮玩是不是刚需咱不知道,但套现绝对是刚需!

这场资本游戏的鼓声早已敲响,唯一的悬念是:谁会是最后的接盘侠?

最新文章

充电宝电芯安全隐患,撼动百亿市场根基

财经

 

阅读15513

人才需求与供给双向“升温”,具身智能行业究竟想“摇”什么人?

科技

 

阅读17370

《侏罗纪世界:重生》中国内地与北美同步上映

电影

 

阅读17608

白鹿玩不起,遭到了全网群嘲

明星

 

阅读12753

我国富人数量减少了,说明了什么?

新闻

 

阅读16997

2022 twobaby.net 冀ICP备20013543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