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机器人,这个国内差旅人已经十分熟悉、不少外国人体验后惊呼黑科技的国内酒店新标配,快要送出一家上市公司了。
这就是此前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若成功上市,其将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很多人或许觉得云迹科技这个名字陌生,但在万豪、洲际、华住、亚朵、锦江等集团旗下的酒店,你可能已经跟它的机器人相遇不止一回了。
根据招股书,截至去年底,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已被聘入国内超3万家酒店,以2023年收入计,云迹科技在全球和中国酒店场景的市占率分别为9%、12.2%,均排名第一。
但这个龙头过得也并非全然风光。过去三年,云迹科技在营收5亿多元的情况下,净亏损累计超8亿元。
亏损背后,藏着的是云迹科技,乃至整个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面临的挑战。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酒店机器人
服务3万家酒店
“由机器人来解放我们人类,让我们恢复我们的天性,让我们去做可能更多我们愿意做的事。”创办云迹科技七年后,其CEO兼联合创始人支涛曾如此谈及2014年涉足机器人领域的初衷。
时至今日,打开云迹科技的官网,赫然映入眼帘的也仍是“机器人,让人类更幸福”几个大字。
于部分经常需要住酒店的人而言,云迹科技确实也带去过某种意义上的幸福。在那些不想下楼或害怕给陌生人开门的时刻,白白胖胖的酒店机器人能踩着轮子帮忙把当下需要的外卖、洗漱用品、水等送到人类手中。
酒店是云迹科技切入的第一个市场。彼时,支涛和团队综合考虑群体规模、标准化程度、经营规模、付费能力、长时间服务、移动环境等因素后,决定让其机器人先在酒店证明商用价值,后再以此为基础复制到更多场景中去。
2015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润(RUN)”系列正式问世。这些配置了激光雷达、定位导航系统、储物仓等的机器人,可以发挥送物、迎宾等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叫梯、避障、给客人打电话、回仓充电。
次年,润开始应聘酒店的24小时员工,但广撒网的求职并不顺利。支涛曾回忆,当时她和团队跑酒店,得到“不需要”的回答是常态,有位国际五星级酒店管理者甚至直言其更需要人的服务;采购润的酒店,也多是从科技感角度考虑,而非实用性。
随着外卖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从2016年的4.2%提升至2019年的13%,再到近年来无接触服务需求的提升,包括酒店机器人在内的服务机器人才逐渐被市场认可。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0年,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7.4%至283.8亿元。
这也让云迹科技的订单量有了大幅提升。按招股书的说法,2023年,其在酒店获得的收入领先于国内外其他同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