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交破冰:访华计划背后的双重确认
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近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证实,将于未来几周内开启访华行程,这一消息随后得到总理卡尼的公开确认。此次访问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卡尼政府上台后缓和对华关系的关键一步 —— 就在访华计划公布当天,卡尼与中国总理李强在纽约举行建设性会晤,这是双方 6 月通话后的首次面对面交流,为阿南德的访华铺平了道路。值得注意的是,中加两国已于 8 月恢复中断近 10 个月的外交人员互派,为此次高层互动奠定了基础。

二、现实倒逼:经济与外交的双重压力
加方主动释好的背后,是内外困境的双重倒逼。经济层面,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令加拿大承压严重,输美钢铝、汽车等产品被加征 35% 至 50% 的高额关税,而中国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成为其多元化贸易布局的关键靶点。尤其在油菜籽领域,中国征收 75.8% 的临时反倾销保证金后,加拿大失去了这个规模 49 亿美元的核心市场,西部 4 万名种植户人均损失数万美元,西部省份与企业界的施压成为推动对华缓和的重要力量。


外交层面,特鲁多政府时期 “依附美国对华示强” 的策略已彻底失效。随着美国对加遏制加剧,卡尼政府不得不重新校准外交定位,通过修复对华关系拓展国际空间,其在联大期间刻意塑造 “加拿大是全球可信伙伴” 的形象,正是这一战略转向的体现。
三、议题聚焦:贸易解困与合作试探
阿南德访华将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一是贸易摩擦的务实解决,双方已明确将油菜籽、海鲜、电动汽车、钢铁等关税问题纳入谈判议程,卡尼直言 “要建立新的稳定贸易关系”;二是潜在合作领域的挖掘,加方已释放出在清洁能源、传统能源、制造业、金融等领域合作的意愿,卡尼更特别肯定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 “真诚投入”,将其视为优先合作方向;三是安全议题的管控,阿南德虽提及 “国防和安全利益”,但也强调 “在可合作领域合作,在须挑战处挑战”,显示出避免议题对抗的务实态度。

四、前景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此次访问为中加关系提供了 “窗口期”,但破冰之路仍存变数。从积极面看,两国贸易规模今年已呈现增长势头,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提前访华的 “预热”、反倾销调查的延长等都为谈判留足空间;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平台,更可能为两国领导人会晤创造机会。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加方尚未明确取消对华电动汽车等产品的歧视性关税,“以什么交换关税豁免” 仍是核心分歧点;同时,其 “印太战略” 中对华制衡的底色未改,可能影响合作诚意。未来关系走向,最终取决于加方能否真正摆脱 “选边站队” 的思维,以平等协商实现利益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