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于今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第六十三条明确,“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教授表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对自 1986 年开始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有效补充和前延,与近几年不断推行的普惠托育制度相衔接,将进一步降低家庭的养育和教育成本,会推动提升家庭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
“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直接降低家庭育儿成本,也改善了家庭对未来生育成本的预期,有助于缓解生育焦虑,营造更加友好的生育社会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梁文艳认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民生温度的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人力资本动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丙成表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能够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和育儿压力,降低家庭的学前教育支出,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家庭的育儿焦虑,提振家庭生育意愿,释放生育潜能,积极应对人口结构挑战。
高丙成说,教育费用在我国家庭支出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教育支出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支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居民的非教育消费,进而带动更多产业的就业和发展。

梁文艳指出,需要注意的是,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要考虑短期、中期和长期出生人口变动,学位需求变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步有序推进,不能搞一步到位。比如,可以优先推进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条件具备时再覆盖所有年龄段,这种分步分阶段推进既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能兼顾当前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条件,缓解财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