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风尚w

最近,中国科学界一位重量级人物的发言引发了广泛讨论。

2025-04-02

科学家给出的时间表,我们必须得辩证着看。

对资本市场来说,这是剂退烧药。

前些年某些企业拿着“量子护肤”“量子保健品”的噱头圈钱,把好好一个科学概念炒成了玄学。现在权威专家划定时间线,正好给虚火降降温。

而对国家战略而言,这是发令枪。 美国、欧盟、日本都在量子领域投入巨资,中国自然不能掉队。

但薛院士反复强调“久久为功”,这话我们必须深以为然。

芯片产业的教训告诉我们,与其急吼吼地喊“弯道超车”,不如扎扎实实培养人才、积累专利。

有意思的是,科学家们对“10到20年”的定义很讲究,这不是倒计时,而是技术突破的必要周期。

就像爱因斯坦1915年提出引力波,人类直到2015年才真正探测到,整整等了100年。

听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量子计算机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关系?

个人觉得,这事无不是关乎两种期待。

一种是技术普惠的梦想。 我们都盼着量子计算机能加速药物研发、优化交通系统,甚至预测极端天气。

但现实是,就算真造出来了,它也得先用在国防、航天这些“高精尖”领域,普通人想用上可能还得再等几十年。

另一种是科技信心的建立。 现在网上有种怪现象:某个领域外国领先,就有人说“中国永远追不上”;中国取得突破,又有人说“肯定是吹牛”。

薛院士敢说“可能永远造不出来”,反而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底气,承认困难不是示弱,而是为了更踏实地前进。

在合肥量子科技园,当我们看见那些泡在实验室里的年轻人。他们守着零下273度的设备,一盯就是十几个小时,过年都难得回家。

问起量子计算机的前景,他们应该会说:“就算我这辈子看不到它成功,能铺块砖也值了。”

而正是这种心态,才是中国科技真正的底气。我们的“两弹一星”不是算着投资回报率搞出来的,北斗导航系统也不是照着别人的图纸画的。

量子计算这条路注定艰难,但就像大多数网友说的:“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强的科技实力。”

最后,说句实在话:量子计算机成不成,我们普通人都没必要太焦虑。科技发展从来不是直线上升,而是螺旋前进的。

80年前,谁能想到巴掌大的芯片能装下整个图书馆?30年前,谁能预测手机会取代钱包?今天的量子技术,或许就是明天的“芯片”和“手机”。

就算最后真如薛院士所言“永远造不出来”,那些在追求极致中诞生的技术,也终将以另一种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

所以啊,不妨把科学家的大实话当作一剂清醒药,既不被狂热带偏,也不因困难退缩。给未来留一扇窗,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最新文章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即,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改口了

财经

 

阅读16974

苹果深化自研芯片战略,拓展其在智能硬件和AI领域的版图

科技

 

阅读19232

六七分的电影救不了市场

电影

 

阅读15653

张俪:最冤 ” 躺枪 “,根本没参与

明星

 

阅读14562

明星组团给山寨品牌站台?

娱乐

 

阅读15098

2022 twobaby.net 冀ICP备20013543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