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糖纸里,曾包裹着那颗,他自己舍不得吃,后来给了妹妹吃的糖。
可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已是兵尽弹绝的时刻,主角拿出一张糖纸舔,不禁让人有点出戏。
还记得陈凯歌2005年时执导的大片《无极》吗?当时有人评论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而那时的馒头,就像这时的糖纸。把大场面和小事物关联起来,不免让宏伟战争缩小了格局。
其实除了这颗糖,电影里还有一些需要斟酌的地方,以下从几个方面讲讲:
电影的主题
《志愿军》第二部主要讲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五次战役里的志愿军存亡战:铁原阻击战,我军以2.5万兵力,对抗敌人的5万大军,奋战10多天后成功守住铁原,粉碎了敌军的大计。
《志愿军》系列是抗美援朝的战争大片,难免要和同题材的《长津湖》对比一下。
《长津湖》里贯穿电影主线的是,“钢铁七连”的爱国情和兄弟情。而《志愿军》第二部里,贯穿始终的是,李默尹和儿子李想、女儿李晓,那一家三口的温情。
本来从“家庭情”上升到“家国情”,以小见大的手法也没错。
这颗糖从彭德怀总司令的手里,递到参谋长李默尹的手里,然后传给了他的儿子李想,最后给到了女儿李晓。
也许导演想表达的是,星星之火的传递,也是一家人的温馨暖意。
但问题是,用一颗糖来穿插这个主线,在电影里的几个片段,它都出现得不合时宜。
例如:彭德怀跟李默尹,讨论完战争事宜后,突然拿出一颗糖来;敌军突袭而来,炮火烽烟四起,李默尹突然交颗糖给儿子;全军整装待发,准备打仗了,李想突然喂糖给妹妹吃。
这颗糖与整个战争有点格格不入,导演铺垫的情感主线,让人有种生硬安插的煽情感觉。
而《长津湖》里的爱国情就不一样了,志愿军在风雪交加的严寒环境下,与美军的王牌部队激战。
那些冻成冰雕,炸成火人,粉身碎骨的战士,观众都看到了,爱国无需说出来。
而兄弟情与战友情,是保护队友与配合战斗,是牺牲自己与成全大局。有时想哭都来不及,何来温馨动人的家庭相聚,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热血,足以感动观众,无需刻意煽情。
但这也不能怪陈凯歌,对比一下《长津湖》的导演名单,除了陈凯歌,还有擅长拍动作片的林超贤,和擅长拍武侠片的徐克。
而《志愿军》系列的导演和编剧,都是陈凯歌自己。
少了林超贤和徐克的帮助,《志愿军》会少了点战斗动作的细节,也少了点宏伟大气的侠义。
这个从票房也可以验证,《长津湖》的票房接近58亿,而《志愿军》的票房大概10多亿。不过我觉得《志愿军》第二部,还是拍得比第一部好,文章后面我会再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