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之后几十年的发展,时间来到2023年,这一年也被很多人称为“AI时代开启元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达33278亿元,比1991年增长233倍,年均增长18.6%。而2019年和2022年,随着这个数字分别超过了2万亿和3万亿,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
很难想象,在75年前,我国的科技基础近乎为零。彼时,全国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加起来仅有30多个。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
在这75年科学技术发展潮涌间,诸多成果不断涌现。从曾经的“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到如今的5G技术、“中国天眼”……无数突破铺就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道路。
而人工智能正是这75年科技发展大潮中卷起的一朵浪花。作为前沿科技的代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从0到1,再从1到正无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无疑是新中国科技发展之路的一个切面。
达特茅斯到中国要走多久?
在1956年“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之后,我国的科技事业在上世纪70年代迎来快速发展。
1979年,刚刚恢复活动不久的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前身)在吉林大学召开了“计算机科学暑期讨论会”。
这场会议的领导小组组长是著名代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王湘浩,参与讨论的专家包括吴文俊、吴允曾、陆汝钤等人。
如同达特茅斯会议的核心参与者后来极大程度影响了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出席这场计算机科学暑期讨论会的研究人员后来也成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批中流砥柱。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分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三个阶段。在2012年以前的主旋律是“广积粮”。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层面,随着人才、资源的不断投入,理论基础和技术经验得到充分累积。
1986年,面对世界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国家发布了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863计划”。作为当时的高科技热点,智能计算机主题(“863-306”主题)被列入“863计划”中。
863计划的持续投入,让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智能接口、智能应用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同时,也为曙光、科大讯飞、汉王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打下了基础。
在计划的影响下,第一批人工智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开始建立。我国信息科学的“金三角”——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和落成都在这段时间完成。
高校之外的更多研究院也在国内扎根。1998年,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是首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