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十年磨一剑,Orion 真「遥遥领先」吗?
尽管 Meta 暂时还没有 Orion 的发售计划,媒体方面也只有 The Verge 一家上手体验了 Orion,但它的设计理念足够前卫,展现了Meta对AR眼镜未来发展的判断。
从外观来看,Orion 是一款「外形诡异」、边框特别粗壮的眼镜。即使你从未接触过任何 AR 眼镜产品,Orion 的外形设计都会让你觉得「这款眼镜有问题」。但在 Orion 臃肿的设计背后,蕴藏着 Meta 长达 10 年的技术研发积累。
首先,Orion 采用了 MicroLED 投影方案。
Meta 所采用的光学级碳化硅让 Orion 可以在保证画质的情况下,提供高达 70 度的视场角(FOV)。作为对比,市面上大多数 AR 眼镜的视场角只有 30-50 度,只有极少数高端型号能达到 55-65 度。
作为 AR 眼镜的核心指标,视场角关系到 AR 眼镜的显示面积,也严重影响 AR 眼镜的「沉浸感」。举个例子,视场角就像在全黑的房间里,手电筒光束的宽度。如果 AR 眼镜视场角太小,用户必须反复扭头才能「看全」一个窗口。这也是市面上大多数 AR 眼镜只能实现「智能手环」级别的交互的原因。
而 70 度的视场角允许用户在眼前完整显示一个具有交互价值的窗口,这也让 AR 眼镜的实用性显著提升。另外,定制硅方案也显著降低了 Orion 的功耗和重量,配合镁合金框架,Orion 本体重量只有 100 克左右。
其次,与业内大多数产品不同,Orion 采用了分体方案。
整套系统由 AR 眼镜、EMG (肌电图)腕带和无线计算单元组成。EMG 腕带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通的智能手环,但内侧的 EMG 传感器可以准确捕捉手腕的动作,提供精准的输入和反馈。当然,Orion 眼镜两侧也有用于捕捉手部动作的摄像头。而无线计算单元的大小与全景运动相机类似,即使放在口袋里也可以为 Orion 提供计算能力。
最后,在交互上革新,它抛弃了传统手柄,采取EMG手环。
长期来看,AR眼镜的传统手柄方案必然会被抛弃,未来的控制手柄必然会和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产生更强的联系。EMG 手环通过肌电图技术检测用户的肌肉电活动,这不仅减少了用户的学习成本,还极大地丰富了交互方式。行业内普遍认为,直观、无缝的交互体验是 AR 普及的关键,而 Orion 控制手环的出现证明了 AR 控制设备小型化的可能性,也让用户提前看到了「更自然」的 AR 交互方式。
Orion 的无线分体式设计,也真正意义上打破了 AR 眼镜的「脚镣」。通过将计算和处理模块移出眼镜本体,不仅大幅减轻了重量,还改善了佩戴舒适度。这一设计从本质上重新定义了 AR 眼镜的形态,使其真正有可能成为日常佩戴的电子设备,而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展示的噱头。
不可否认的是,和有线分体方案相比,无线分体方案确实影响了 Orion 的续航时间。但从用户的角度看,无线设计确实更符合用户对「眼镜」的心理预期,可以促使 AR 眼镜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
市场还在早期,国产 AR 眼镜依然有创新机会
尽管 Meta Orion 用实际产品「重构」了消费者对 AR 眼镜的想象,但对其他 AR 眼镜品牌,尤其是国内 AR 眼镜品牌来说,AR 眼镜的市场也没有被完全堵死。
首先,Orion 目前还是一件非常早期的产品。尽管 Orion 是 Meta「潜心十年」之作,但其粗大的边框、接近 100g 的重量、相对有限的功能与避而不谈的价格,都证明了 Meta 对 Orion 的态度——这其实就是 Meta 的「Google Glass」。